我们也曾经采购过某光伏巨头的组件,质量简直是惨不忍睹,不仅怀疑,这个行业除了我们还有用好材料做产品的吗?我们高价买来的好材料真的是好材料吗?种种疑惑,不得而解,光伏这一新兴产业完全走了MADE IN CHINA的老路。
这是强制提高企业技术质量的有力保障,通过推行强制认证和检测制度,可以减少出口企业数量,提高企业准入门槛。被动救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新余市政府的强力支持或许能让赛维在沉重的债务下获得喘息机会,但新上任的团队不仅要面临沉重的债务问题,还要为赛维更换新的业务增长引擎,最终效果有多大还不确定。同时,有着江西新余市国资背景的5名新成员进入赛维董事会。不论是建电站还是挖市场,不管是整合资源还是抱团取暖,找到对策让企业活下去是硬道理。企业自救地方政府的救赎到底有多大作用?从赛维的情况看似乎比较乐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一位研究员说。
值得庆幸的是,光伏企业也在这么做。更重要的是,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内光伏企业受制于人的局面。而我国由于没有多晶硅准入标准,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懂技术也来搞多晶硅,造成了污染和低端产品过剩,这充分说明了标准和规范对于一个产业的重要性。
双流县副县长廖维忠建议说,既然国家已经在河北保定、河南南阳和四川双流设立了新能源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就应该充分发挥这三个基地的重要作用,建立其与国家相关部委的直通车,减少新能源产业发展行政审批、政策扶持的环节,将这三个基地打造成为新技术的发源地、新产品的生产地和人才的培养地。申林说,光伏产业已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可以与国际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的产业,是我国最有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培育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光伏产业出口创汇金额约为158亿美元。所以,整个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还在于人才和创新。
关键问题之二:尽快明确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数据显示,2009年德国新增光伏发电容量3800MW,占全球53%,使其总装机容量达到9134MW,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呈现出显著的环境效益。
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光伏发电产品为主的国有控股企业,在全球光伏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位居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行列。面对可调可控性差的光伏发电,国内的电网也未能升级到与其匹配的程度。他介绍说,目前我国房屋总建筑面积约500亿平方米,其中可利用建筑面积约为100亿平方米。据了解,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了上网电价和全网平摊的法规条款,但是至今仍没有把光伏发电纳入上网电价,而坚持采取一事一议的招标方式,影响了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
以产业上游的多晶硅材料为例,由于准入标准缺失,我国多晶硅产业在发展初期一度出现无序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是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另一个基本保证。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受多晶硅价格高涨的诱惑,盲目采用低成本但高污染的技术进行生产,其生产出来的低端产品对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我国光伏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未来全球最大光伏市场,但这一市场却没有真正启动。
太阳能电池产量也占了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四成以上。他介绍说,多年来,许多国家采取过几十种鼓励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效果都十分有限。
而我国长期以来忽视对电网的建设投资,尽管近年来对电网的投入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到目前为止,对电网的累积投资仍然只有电力累积总投资的40%左右,造成电网发展大量欠账,发展滞后问题异常突出。如果其中20%的面积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就会有20万兆瓦的屋顶光电资源量
高额补贴下,大量的光伏项目拔地而起,对于我们的未来是福还是祸?还是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其实太阳能蓄电池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寿命一般可达15到25年。太阳能蓄电池绝大部分采用铅酸蓄电池。自欧美对华双反以来,从开始对光伏企业的担忧,以致对整个光伏行业的担忧,到现在对政府国家以及子孙后代的担忧,你可以说我庸人自扰或杞人忧天,可我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命,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光电转化的关键技术是太阳能电池板。
随着国内大力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铅酸蓄电池又有抬头之势,有关部门需时刻做好准备。可见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力度不可小觑。
由于屡见不鲜的污染中毒事件发生,大部分中小铅酸电池企业被责令关闭,虽然绝大部分的酸铅电池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是我国回收利用没有相关政策,市场基本处于混乱状态,回收率相当低。光伏发电是否真的做到了环保?光伏发电简单来说,就是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组件上,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当然转化的电是直流电,需要逆变器将直流电再转化为交流电,才能为交流负载所用,因为我们日常用的电都是交流电。
英利集团相关人士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度电可获得四毛到六毛的电价补贴,按照补贴年限二十年来算,如果定在每度电六毛,那么河北衡水等地的分布式项目,就可以直接签合同了。如果低于四毛任何企业都是不能接受的。
企业的算盘打得叮当响,如果补贴价格较高,势必带来大量资金蜂拥而至,结果可想而知。据知情人士透露,财政部如果现有资金不足以支付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的话,将会用其他财政资金来补贴。蓄电池常年需要更换,人力维护成本较高,寿命长点的胶体电池也就5年左右。据有关媒体报道,铅酸蓄电池造成的污染令人触目惊心,到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地步。
既然这么节能环保,直接将太阳光转换成家用电,是多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事实果真如此吗?日照时所发的电都能被使用吗?真的如汉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所讲,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当然不是,这里面还涉及到配套使用的铅酸蓄电池,用来储存多余电能。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四氯化硅,一种极强腐蚀性的毒液,这种液体会严重污染环境,造成土地的荒芜。
有消息称,所有分布式光伏项目电价补贴,包括自发自用或余电上网的光伏电价,均可获得每度电四毛到六毛的电价补贴。建材型等与建筑紧密结合的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补助标准为每瓦7元。
偏远地区独立光伏电站的补助标准为每瓦25元,户用系统的补助标准为每瓦18元。破天荒发展国内光伏后来人能否接得住?今年9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称,到2015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吉瓦以上。
后期的大头儿资金,你们从何而来?真的做好了,誓与光伏共进退了吗?地方政府依靠税收、卖地为生,未来的路还能走多久,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呢?光伏发电单不说其寿命较短,而且转换效率相当低,需要经常清洗,维护成本又很高,大型的光伏发电厂还占用大量的国家土地,电池原材料生产带来高耗能、高污染,哪里有明显的环保?你们真的做好了接受这一切的准备吗?光伏产业,从最初的神话到今天的笑话,还有人在继续着童话。如果电价补贴略低于六毛,是有利于英利的扩张。作为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真要为光伏业国进民退的地方政府捏一把汗。业界有这么个小故事,最近有人到德国去考察,有人问德国的能源专家说,德国怎么改变光伏政策了,是为了削弱中国光伏企业的竞争力吗?德国专家苦笑道,实在做不下去了,和原来预想的有巨大差别,电价即便上升仍亏损严重,主要是安装了七八年的光伏板逐步开始损坏了,后期维修更换的成本太高,所以真的干不下去了。
由此可见,光伏业前期投入仅仅是个开始,后期的维护更换才是大头儿。从补助规定明显看出,偏远地区的光伏电站和户用系统补助价格有较大的优势,但规模较小或地区偏远同样也制约其光伏发展,这就涉及到分布式光伏发电。
同时,也将意味着歪门邪道所带来的高耗能和高污染,这就有悖于人类发展太阳能新能源的初衷。光伏发电过程中没有资源的损耗,不排放废水废气,还是相对环保的。
当然,这只是企业方面的一厢情愿,具体是否按照谣传最高六毛来定价,需要时间来验证。这个规划的内在含义是上不封顶,可能30吉瓦,也可能40吉瓦,这种让大家走着看的规划,着实刺激了国内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